在日前刚刚结束的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的2006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大会上,长期进行邮轮发展研究的、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到所长汪鸣的演讲引起了较大关注。他表示,我国要发展邮轮经济必须先选准突破口。
先发展邮轮服务
邮轮产业是高技术和高服务含量、(偏)高消费的产业。技术、消费、服务是邮轮产业的特点,邮轮服务则是邮轮经济产业的核心环节。
目前,码头建设似乎成了诸多城市发展邮轮经济的热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专业码头确实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事实上,码头仅仅是邮轮经济的支撑条件,并非邮轮经济的全部。
汪鸣先生建议,在我国推动邮轮产业经济发展时,无论是制定规划还是政策,必须紧紧围绕上述特点。
防止非理性建设
目前,我国具备沿海旅游资源的城市均看到了邮轮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无不体现建设与邮轮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倾向。但是,单一城市发展邮轮经济需要理性。汪鸣先生提醒,各城市专业邮轮码头建设特别是邮轮城建设应慎之又慎,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建邮轮城,并不是所有的邮轮城在建成后都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为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形成整体发展思路。
需国家积极引导
汪鸣先生提出了我国近期发展邮轮经济的思路。
首先,明确发展原则,国家应积极引导和支持邮轮业的发展,不能观望,不能一事一议、一市一议,要形成国家层面的整体发展概念,明确形成国家对邮轮经济发展的相关战略规划、产业发展目标。
其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寻找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的平衡点。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相关方面协调、顺畅运作。
第三,建立相对统一的市场准入和港口费征收标准,强化市场监管。
汪鸣先生认为,我国邮轮经济发展要先选准突破口,有所取舍、循序渐进地推进。
数字看邮轮经济
●邮轮母港与邮轮停靠港相比,其经济收益高出10至14倍。目前我国邮轮港地位只是国际邮轮的停靠港,而非母港。
●根据英国海注航运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2000年,全球约1000万人次预约邮轮度假,2005年,约1360万人次。根据现有发展情况预计,到2010年,全球预约邮轮度假的旅客将达到1800万人次。
●通常情况,一艘豪华邮轮上的服务人员占船上总人数的1/4,即每1名服务人员为3名游客提供服务。
来源:中国交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