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是在海洋及海岸地区从事旅游活动的船,它是由原来在海上有固定航线、固定航班,运载邮件和客人的大型快速客轮转型而来。它的特点是游客来自多个国家,特征是运营的国际性,因此也叫国际邮轮。一个家庭能享受邮轮旅游,被视为是家庭进入小康的标志。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欧美国家对于远洋型邮轮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到邮轮上去消费是进入中产阶级的一个标志。如果这样一个标志型消费能够形成社会风气,就意味着市场需求不可限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任何一个很小的百分点都蕴涵着很大的绝对量,这个市场需求应该说是看得到的。最近几年以来,这种需求已经开始产生了,中国人对国际型的远洋邮轮的需求已经开始产生了,也就意味着逐步从潜在市场会转化成一个现实的市场。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欧美邮轮公司的国际邮轮以香港为母港,走大陆一些沿海港口航线。嘉年华的“海洋明珠号”、皇家加勒比海的“太阳海盗号”等,都曾到过中国大陆。当时世界最豪华的国际邮轮“水晶交响乐”停靠中国厦门港时,引起巨大轰动。
2001年,全球邮轮最大的集聚地美国迈阿密的统计显示,迈阿密邮轮码头送邮轮乘客340万人,邮轮经济收益为98亿美元,与邮轮相关就业岗位占全市就业的1/9。这年到达美国的邮轮乘客共计700万人,邮轮经济收益为200亿美元,创造了26.8万个就业岗位。 实际上,邮轮经济是观光旅游、休闲旅游、邮轮人才最完美的结合,邮轮经济是现代化经济发展到旅游经济的标志。正是由于邮轮产业的运行与发展而推动、拉动相关产业,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邮轮旅游是国际旅游市场上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一项高端旅游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着8%-9%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增长速度。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世界主要邮轮市场,如
下表所示:
世界主要邮轮市场
邮轮市场 |
04年旅客人次 |
市场率 |
05年旅客人次 |
市场率 |
成长率 |
备注 |
美洲地区 |
5,400,000 |
71.24% |
5,900,000 |
69.57% |
9.26% |
(1)06年上半年的旅客人次为5,021,000
(2)1999 ~2005年间邮轮市场成长70%,平均每年保有10%成长率。 |
欧洲地区 |
1,380,000 |
18.21% |
1,660,000 |
19.58% |
20.29% |
亚太地区 |
800,000 |
10.55% |
920,000 |
10.85% |
15.00% |
合 计 |
7,580,000 |
100.00% |
8,480,000 |
100.00 % |
11.87% |
资料来源:Peisley, T.(2006). Transport: The cruise industry in Asia Pacific. Travel & Tourism Analyst, No.2, 1-20. 为了适应世界邮轮市场的快速发展,在2004年1月3日,兴建了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该中心位于北外滩,工程耗资8.8亿元,主体包括880米国际客运码头、客运综合大楼以及3个7万-8万吨级的国际大型邮轮泊位。
2004年7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邮轮产业峰会。之后,上海连续两次举行邮轮经济研讨会,提出了上海旅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邮轮经济,把上海建设成国际邮轮母港,制定了发展邮轮经济规划,致力于使邮轮经济成为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此外,投入30亿建造35万平方米的国际客运中心,还争取丽星邮轮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旅行社——上海丽星国际旅行社。
2005年随着世界邮轮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建造了总吨位达15.8万吨的的“海洋自由号” 邮轮,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2006年4月25日从德国汉堡出发开始首航,穿越大西洋前往美国纽约。
2006年5月,世界邮轮巨头嘉年华下属的歌诗达国际邮轮公司的办事处就设在上海,这也足以证明世界的邮轮中心正向中国大陆转移。
2006年7月5日,绝对是上海旅游业实现质的飞跃的一个日子,也是中国邮轮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随着世界邮轮巨头嘉年华下属的歌诗达国际邮轮公司的“爱兰歌娜”号以上海为母港的首航,开始迈出了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的第一步。
现在欧美国家都非常看好中国的邮轮经济,纷纷把国际邮轮公司的业务安排到中国。新加坡《联合早报》在2005年预言:10年后中国必将成为世界邮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