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笔者来到正在加紧建设的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在客运中心建设现场看到,风帆造型呈现在建筑顶楼上,用的是半镂空设计。目前,客运中心的钢结构主体框架已经完工,室内装修、设备安装及室外景观工程的施工也基本完工,面朝马路的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外立面的玻璃已经安装完毕,宏伟、大气的建筑形象已经呈现出来。这里每天都有一千五百多名工人在按照各自分工忙碌着。从外墙,到绿化,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这里确实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儿,天天都能见着新变化。”小港湾管委的工作人员感慨着说。
5月1日,邮轮母港国际客运中心已经正式落成。5月29日,天海邮轮7万吨级的“新世纪”号豪华邮轮将于青岛母港启航,可搭载1814名乘客,配备860名船员。长248米,宽32米;拥有907间客房,有15层甲板,7间餐厅,13个娱乐设施。大剧院、演出、娱乐场、游泳池、健身房、免税店、医院等一应俱全。首班将于5月29日出发,6月3日返回,6天时间前往日本的福冈、长崎,最低价格仅4799元。第二班将于6月3日出发,6月8日返回,前往韩国济州岛和釜山和日本的鹿儿岛,最低价仅为4699元。
根据《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未来青岛将邮轮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旅游业态加以培育和发展。位于东、西两个片区的“奥帆中心邮轮停靠港”和“青岛大港邮轮港”组成“邮轮组合港”布局模式,原四方滨海区域作为备用区域预留邮轮港发展条件。
结合城市规划对大港、中港、小港进行旧城改造升级,建成集邮轮游艇和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游憩、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实现将青岛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的目标。在航线开发上,邮轮目标市场以入境游客为主,本地客源市场培育为辅,主要开发面向东北亚地区、欧美地区、亚太地区的挂靠邮轮航线。
青岛港客运站将“退役”
青岛港国际客运中心副经理刘文韬介绍说,其实从1979年起,青岛港客运站就开始接待国际访问港邮轮,目前已经接待邮轮三百多艘,是国内接待邮轮最多的港口之一。“目前这里有两条航线,分别为韩国仁川和日本的下关,每年从这里出境的,有12万人到14万人,今年随着国际邮轮母港的启用 ,老客运站也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刘文韬说。
随后笔者带上安全帽,跟随工作人员进入施工中的客运中心内部。客运中心一共分为三层,一层主要是架空空间,解决交通功能,包括社会车辆与出租车辆的上落客区,大巴车停靠区,社会车辆停车场等,一层一共设置了五个出入口,供人员出入;二层则为主要的乘客通关空间,“一关三检”就是在这里了,此外,二层还有一个重要的建筑,就是通关廊桥。通关廊桥沿码头面展开,可以实现与不同泊位的无缝连接,二层及三层均局部设置了公共室外露台,三层布置适量的配套商业和展览可对公众开放。
5月29日,新建成的邮轮母港客运中心联检大厅将正式投入使用,迎来新世纪的母港首航。新建成的客运中心将作为一个新的景点,供岛城市民和游客观光、游览、休闲,里边还有免税店、品牌店、体验店以及大型餐饮区提供配套服务。
通关廊桥延伸到海
紧挨着码头的就是登船廊桥,总长度960米,高出地面13米。建设者想把这里变成一个玻璃幕墙的景观长廊,游客从客运中心联检大厅出来,走过廊桥登上邮轮,胶州湾大桥和海上的点点渔船可尽收眼底。记者从二楼办公区看到,廊桥一直延伸到码头端部,与大海相连,看云观潮,纵情碧波,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
青岛港国际客运中心运行保障部经理李永进介绍,位于二层的联检大厅东西长度324米,南北总跨度105米,在全国现已建成的邮轮码头里,是属于最先进的。可是在大厅里,看不到很多支撑的柱子,只在中央有一排柱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厅空间格局开阔、采光充分,但这种施工难度也是最大的。比如南、北跨这两个巨型钢梁的拼接,对精度的要求极高。
客运中心二层、三层南侧的平台上还有不少等待招租的可透视建筑,李永进介绍,这里将用来做品牌店和体验店。此外,客运中心内部还设置了免税店、咖啡厅、餐饮区等配套服务,可为旅客提供纪念品与特色商品销售、免税品销售、餐饮娱乐 、铁路与航空客票代理、旅客个人及团体签证代理、旅行及度假产品销售、货币兑换等多方位的便捷服务,使旅客在青岛邮轮母港畅享一站式度假体验。
据了解,邮轮母港客运中心码头的选址颇有讲究,位于胶州湾底部,不冻不淤,即便是风大的时候,海浪也不大。按照国际惯例,长度和泊位水深是考察邮轮码头的两个至关重要的,而它则位于小港湾区域,面积16公顷,共规划三个邮轮专用泊位,三个泊位连在一起,总长度可达1000米。在三个泊位中,最大的一个长达490米,这个超大型邮轮码头位于母港的西南侧,笔直地伸进海中,最远端是一座绿色的灯塔,将来,这里也将成为青岛国际邮轮母港一个耀眼的标志,引领邮轮前来靠港。
邮轮母港城已绘就蓝图
青岛邮轮母港城规划范围为:北至海泊河,东、南至胶济铁路,西以海岸线为界,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启动区包括青岛港6号、1号、2号码头及腹地范围,占地77公顷。
青岛邮轮母港位于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的青岛市北区,共建有3个邮轮专用泊位,岸线总长度近千米,其中新建超大型泊位1个,码头长度490米,陆域纵深95米,吃水-13.5米,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万吨级“海洋绿洲号”和“海洋魅力号”邮轮,码头主体工程已于2013年3月底竣工验收。邮轮母港客运中心是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前沿配套设施,目前已初具规模,它的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三层,设计最高通关能力可达每小时3000~4000人次,规划年游客吞吐量可达150万人次。
目标建成“北方邮轮中心”
“规划的年客流量是150万人次。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到20个航次,我们将用今年剩下的150天来试验一下,到2016年将开始派大量的航期”,刘文韬说,他们正与日韩、台湾、俄罗斯、迪拜等短中长途航线的船公司接触,“以母港航线为基石,发展访问港航线,做强集装箱班轮航线,打造我们的邮轮产业链”。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在未来的几年内,青岛的邮轮旅游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0年实现将青岛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的目标。青岛国际邮轮城建成后,既将成为邮轮经济发展的集聚区和示范区,也将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金融、商贸、消费购物的新中心,带动旅游、服务、物流、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周边产业的全面繁荣,成为青岛经济核心的新引擎,最终实现青岛蓝色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