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邮轮经济研究所《中国游轮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为首的中国发达中心城市的居民,经过这些年的尝试和接触,已开始接受邮轮度假这一新型旅游方式。邮轮旅游在中国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这一市场特点,从嘉年华邮轮公司、歌诗达邮轮公司和皇家加勒比公司相继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设立办事机构,并且加大邮轮航班与运力的投放密度以及更为频繁地进行市场推广等系列市场经营的行为中,可以得到最为真实的体现。
专家分析,邮轮旅游在中国发展较为缓慢,除了制度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原因,跟国人固有的旅游消费观念也有很大关系。相对欧美而言,国人旅游的目的性更强一些。很多人认为直达某个地方,呆上几天,游玩各个景点更物有所值。而这几年来,随着境外各种豪华邮轮不断进入国人视野,不少人的消费观念也开始改变。与此同时,为迎合亚洲人喜好,有的邮轮也已开始在船尾兴建娱乐设施,增设中餐厅和亚洲精选美食餐厅等。
据歌诗达邮轮公司不完全统计,乘坐邮轮出海的游客,大多来自浙沪、京津、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
专家认为,在中国邮轮市场中,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中青年人。他们在经济上相对独立自主,在生活上追求更高的品质,是当下和将来整个社会群体的中坚力量。与此相比,中国现阶段的老年群体经济实力远不如国外同龄群体,在生活方面更趋于恬淡安适,充满怀旧气息,对变革性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但若以家庭的形式参与,也许可以让这一群体成为邮轮消费的第二大力量。
许多从事邮轮产品销售的旅行社工作人员认为,邮轮旅游最适合的消费人群包括新婚蜜月、朋友结伴成行、家庭旅游以及公司的奖励游等。据说2008年4月以来,上海国旅组织参加“海洋迎风号”的中国游客就有几百人,游客以家庭式居多,年龄在40岁左右。邮轮上各类设施应有尽有,不仅适合老年群体,也有适合大人及小朋友的专用设施及活动,是中国家庭度假旅游的新选择。
目前,以邮轮旅游作为一种特别的奖励方式也日益受到品牌企业的关注。在一望无际的海上举办会议,进行奖励,可以成为公司职员难得的经历与体验。皇家加勒比公司负责人就表示,公司客户的奖励旅游也是迅速发展的市场。从今年3月起,北京一家公司就曾以包船形式组织了1.2万名营销员,分9批乘坐皇家加勒比公司的邮轮赴台湾旅游,行程7天6夜。
与会代表认为发展邮轮经济——
中国需建立
自己的邮轮船队
本报三亚11月6日电(记者卓上雄 郭景水)今天,在2009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现场,与会代表认为发展邮轮经济,中国尚需建立自己的邮轮船队
大连港客运总公司总经理林庆安等人说,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参与邮轮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不仅自身有发展需求,而且世界都在关注和寻求在我国发展邮轮的机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他们完全具备消费邮轮的实力。而且中国游客在国际邮轮客源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客源为王,谁掌握客源,谁就是市场。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邮轮船队,中国既然有客源,就应该有市场地位。
目前而言,邮轮旅游毕竟是高消费,消费者一般是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群体,比如私营企业家、高级白领、国企高管、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等,他们及家属应是邮轮的主要消费者。对这一群体,应及时了解他们的消费意向,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并以此进行组团,形成我国的邮轮市场,增强邮轮消费的主导能力,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邮轮“俱乐部”的地位,进而达到邮轮常驻我国,在国内设立基地的目的。
林庆安等人认为,中国的邮轮航线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方向。
一是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航运中心,面向全球邮轮目的地,开设全方向的邮轮航线。二是以南洋的港口开辟东南亚、南亚、南太平洋为主的邮轮航线。这个方向目前已经显示出发展的强劲势头,港口建设提速,邮轮进入日益活跃,是中国邮轮目前发展的热地。三是以北洋的港口开辟东北亚、高寒纬度为主的邮轮航线。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比较丰富的邮轮资源,投入巨资建设邮轮港口设施,但由于没有这个产业的核心——邮轮,我国的邮轮产业和邮轮经济始终不能形成规模。
就此,林庆安等人认为,建立自己的邮轮船队,是我国发展邮轮产业的有效途径。邮轮船队在起步阶段,需要从当前实际出发,从沿海的岸屿和大中华区域及周边国家做经营上的突破。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在大中华区、东南亚国家、东北亚国家发展邮轮经济的条件,应该把建立邮轮船队提到日程上来。在现阶段,可以考虑通过租船、买船、联营、合作等方式解决。 |